牛牛游戏

牛牛游戏

您目前的位置: 牛牛游戏» 牛牛游戏» 新闻信息» 牛牛 青年人 | 第29期 从渤海之滨到西城讲堂——王佳煜老师的科研地图与教学笔记

牛牛 青年人 | 第29期 从渤海之滨到西城讲堂——王佳煜老师的科研地图与教学笔记

牛牛游戏 青年教师王佳煜

王佳煜,河北工业大学城市规划学士,英国卡迪夫大学城市设计硕士,天津大学城乡规划学博士。师从陈天教授。研究方向为生态城市规划、陆海统筹规划、区域空间模拟与治理。2023年起任教于北京建筑大学牛牛游戏 城乡规划系,担任建232班班主任,主讲《城乡规划概论》、《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并承担设计初步(1)、建筑设计(2)等设计课教学。

2023年,我的人生地图上增添了一条最重要的轨迹:从渤海之滨来到西城讲堂,成为北京建筑大学的一员。这条轨迹,连接着我的过去与未来,也融合了我的两种热爱:对科研的求索与对教学的热忱。

我的科研地图:在陆海之间寻找答案

我的科研地图,坐标锚定在蜿蜒的海岸线与复杂的城市系统之上。在天津大学的博士研究,为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早年英伦求学的经历,则让我更早地接触到全球化视野下的城市发展议题。这些经历共同塑造了我如今的研究方向:生态城市规划、陆海统筹与区域空间模拟。很幸运,在学院的支持和团队老师的帮助下,我成功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这份地图的绘制,需要耐心与匠心。从在《Urban Climate》、《Ecological Indicators》、《国际城市规划》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到获得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的肯定,每一次探索都让我对这幅“地图”的理解更深一分。同时,我非常珍惜与国际同行交流的机会。近期,我先后在欧洲规划院校大会(AESOP Annual Congress)和韩国韩京国立大学举办的“2025年空间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SPSD 2025)”,汇报了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人居环境质量空间分异、人口暴露度评估及海岸带韧性规划策略的研究成果。站在国际讲坛上与顶尖学者对话,不仅检验了研究的价值,也为我绘制这份科研地图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和新的灵感。

欧洲规划院校大会(AESOP Annual Congress)

  

2024年高质量城镇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大会    2025年空间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

我的教学笔记:与学生们共同书写新篇

如果说科研是绘制一幅宏观的“地图”,那么教学就是一本与学生们共同书写的、充满温度的“笔记”。这本笔记的第一页,从建232班开始。作为班主任,面对一群刚踏入大学校园的年轻面庞,我希望能成为他们专业上的第一位“引路人”。在指导《设计初步(1)》和《建筑设计(2)》时,我注重引导学生们关注城市空间的本质与设计思维。在学院的培养下,我从讲台上的青涩新人逐步成长为青年骨干教师。教学中始终虚心向前辈学习,积极打磨教学技能,踊跃参加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持续提升教学水平。

科研团队

规241、规242设计初步(1)课程期末评图后合影

教学基本功比赛

我的服务视角:在学科前沿贡献集体力量

高校教师的工作,远不止于个人的科研与教学。2024年我担任学院的科研秘书,深度参与到了学科评估、博士点申报以及举办各类会议的工作中。这些经历让我能从更宏观、更前沿的视角,理解学院和学科发展的战略布局,也为我服务学院、贡献集体力量提供了宝贵平台。我还积极响应号召,赴房山南窖村支援灾后重建工作,深入调研灾后恢复重建与损毁房屋安全评估一线,将专业实践融入社会服务,持续践行高校教师的责任与担当。这些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一项宏伟的规划从“美好蓝图”到“贴地实施”的背后,需要管理者非凡的智慧和设计者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这份体会也直接反哺了我的教学思考:在课堂上,我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会向学生们强调综合能力的重要性——未来的规划师,不仅要有专业设计能力,更要提升管理、策划、沟通与协调能力,才能成为未来城市建设合格的“管理型人才”和行业栋梁。

中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教育年会工作组合影

赴房山南窖村支援灾后重建工作

我的生活随笔:在多轨并行中寻找支点

从科研、教学到学院服务,我的生活是一场“多轨并行”的综合设计。但我享受这种充实。平衡的支点,在于热爱与责任。因为热爱,分析数据模型、批改学生作业、筹备一场学术会议都能让我沉浸其中。这份热爱,也源于学院提供的支持和高水平团队营造的良好氛围。

工作之余,作为九三学社的一员,我亦尝试用专业视角参政议政;而运动则是我释放压力、保持活力的重要方式。我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羽毛球比赛,也是网球场上的一名爱好者。 在球场上挥洒汗水,不仅能强健体魄,更能磨练意志,让我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

校羽毛球比赛留念

从渤海之滨到西城讲堂,变的是地理坐标,不变的是学术的初心与育人的热诚。我的角色在不断增加,但核心的使命愈发清晰:以服务国家和行业需求为方向,不断提升专业实践与科研能力;以高校为阵地,为高质量城市发展夯实人才基石。

前路宽广,我已准备好,与北建大、与我的同事们、与我的学生们,一起同行,共绘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