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至11日,北京建筑大学牛牛游戏 城乡规划专业21级全体同学,在刘玮、陈志端、王佳煜老师的带领下,圆满完成了以“大兴区礼贤镇董各庄村民宿产业集群发展”为主题的《乡村认识与规划实习》课程。本次实习聚焦董各庄村产业规划布局,通过开题启动、实地调研、方案汇报与“董礼杯”设计竞赛评选四个紧密衔接的环节,将课堂所学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实践,展现了北建大规划学子的专业素养与创新活力。
开题明向:聚焦乡村绘蓝图
7月1日上午,本次乡村认识实习在教一楼正式启动,开题会由刘玮老师主持。刘老师首先向全体同学详细介绍了实习基地——大兴区礼贤镇董各庄村的基本情况,深入剖析了该村依托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区位优势发展民宿产业的现状、潜力与面临的挑战。随后,各位指导老师依次从各个角度阐述了本次实习的核心任务和重点要求:围绕董各庄村“民宿产业集群发展”这一主线,运用课堂所学知识,深入进行社会经济调查与空间分析,并最终提出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开题会的详实介绍与任务解读,为同学们后续的实践探索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田野躬行:触摸乡村发展脉动
开题部署结束后,师生们立即奔赴实践前沿。7月1日下午,同学们乘坐大巴车前往大兴区礼贤镇董各庄村开展首次实地调研。在镇村相关人员的引导下,师生们深入村庄肌理,细致考察了董各庄村的整体村容村貌、基础设施状况以及特色空间节点。重点参观了已基本完工的标杆项目“金台贤苑”民宿及其周边环境。同学们通过实地踏勘、与村民交流、记录影像资料等方式,直观感受了村庄的发展脉搏与真实需求,为后续的规划设计收集了宝贵的一手资料,深化了对开题任务的理解。
方案竞秀:智慧碰撞展锋芒
经过近十天的紧张调研、数据分析和方案设计,7月10日,21级城乡规划专业全体同学在教一楼进行了实习成果汇报。各小组依次登台,借助精心制作的PPT与短视频,全面展示了针对董各庄村民宿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布局构思、公共空间改造设想、民宿设计优化策略以及运营策划方案。汇报内容丰富多彩,既有
严谨的数据支撑,也有创新的设计亮点,体现了同学们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专业教师组成的评审团认真听取了每一组的汇报,并从选题价值、方案深度、可行性、创新性及表达效果等多个维度进行了严格打分。最终,得分最高的六组方案脱颖而出,成功晋级“董礼杯”乡村振兴与民宿产业综合设计大赛决赛。
“董礼”争锋:实践硕果耀乡野
7月11日,实习活动迎来高潮——“董礼杯”乡村振兴与民宿产业综合设计大赛决赛在董各庄村成功举办,由镇村领导、驻村企业和指导教师共同组成了评议组。入围决赛的六组同学代表,带着更加精炼和完善的设计方案,重返实习基地进行最终角逐。在比赛现场,各组代表进行了精彩纷呈的汇报,向评委和嘉宾们详细阐释了各自方案的核心理念、特色亮点和实施路径。方案不仅关注单体民宿的品质提升与品牌塑造,更着眼于整个村庄民宿产业的联动发展、空间优化与可持续运营,充分契合“集群发展”的核心主题。经过评委们公正严谨的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组、二等奖2组、三等奖3组,由礼贤镇副镇长陈磊和驻村企业北京宏图华构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经理代真共同为同学们颁奖并发放奖金。会后,镇村代表还就董各庄村未来的发展思路与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都努力为村庄出谋划策,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
本次乡村认识实习课程,是北京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服务首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体现。师生们将足迹印刻在董各庄的土地上,将专业智慧融入产业发展的蓝图。从课堂开题明确任务,到田野调研感知乡情;从方案构思激烈碰撞,到竞赛舞台精彩绽放,同学们不仅锤炼了专业技能,更深化了对乡村发展的认知与责任感,切身体会了规划师在助力“和美家园·健康人居”建设中的使命与担当。董各庄村的实践探索,为北建大城乡规划人才培养谱写了生动的篇章,也为京郊乡村的振兴注入了青春的智慧与活力。